对比项目
|
浸没式超滤(MBR)
|
磁混凝(磁絮凝)澄清工艺
|
工作原理
|
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,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,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,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,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。主要利用膜分离设备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。
|
投加PAC、磁粉和PAM,与污水中的悬浮物等不容易水的物质混合反应,生成带有磁粉的污泥絮团,经过高效斜板沉淀池,使泥水快速分离,达到进化水质的目的
|
水处理功能
|
高效的固液分离将废水中有悬浮物质、胶体物质、生物单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与已净化的水分开。
|
去除悬浮物,COD,TP及其他胶体类物质,出水可以达准四类标准(总氮除外)
|
工艺流程
|
调节池—MBR膜池(配套膜清洗池)—消毒—出水
|
调节池—生化系统—二沉池—磁混凝—消毒—出水
|
占地
|
较小
|
较小
|
能耗
|
高
|
低
|
总停留时间
|
12~18小时(MBR停留时间4~6小时)
|
8~12小时(磁混凝停留时间小于25分钟)
|
技术特点
|
通过物理方式拦截所有悬浮物或大分子物质,不需经三级处理即直接可回用,具有较高的水质安全性
|
工艺相对成熟可靠,占地面小,出水稳定性佳,耐冲击性比较强。运行费用低,使用的外源磁粉主要成分为Fe3O4,不污染环境,出水即能达标
|
使用维护
便利性
|
初次投产较为方便,但后期使用膜容易污染,操作管理要求高;一旦膜污染,清洗和更换的费用极高。
|
由于采用传统成熟可靠的斜板沉淀池,基本免维护,只需定期冲洗斜板,使用极其便利。
|
设备投资
成本
|
高
|
高
|
运行成本
|
高
|
较低
|
技术缺陷或难点
|
1、运行费用高,后期需专人维护;
2、定期需要更换膜组件,换下的膜为危废,不能随意处置;
3、此工艺对总磷的去除无明显效果;
4、清洗膜药剂管控较严格,具有一定危险性。
5、MBR工艺性能稳定性差,产水效率逐年衰减。
|
1、对核心磁分离器和高剪机性能要求较高;
2、设备前期调试运行较为复杂,需专人调试;
3、此工艺须配合其他工艺才能去除总氮。
|
使用范围
|
污水深度处理,中水回用
|
适用于污水厂提标改造,黑臭治理,矿坑污水治理,景观河水治理,其他高效沉淀池的工艺改造等
|